由《给予树》引发对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的思考(二)
丁文静 发表
语文课程具有鲜明的人文性。如何根据年级差异和学生认识发展特点,提升人文认识呢?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老师就《给予树》一课,给我们提出了建议。值得我们去揣摩,领悟。沈老师提出:我们可以抓住——“金吉娅这样做容易吗?”这一主题,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本,抓住相关内容,把学习语言和提升情感认识结合在一起。我们知道金吉娅的家境也并不宽裕;她将用一把泡泡糖面对家人……最终感受到奉献爱心常常需要作出抉择。
由此,我们至少感受到两点:
1.人文教育应该随着学生认识水平的发展而发展,不能满足于停留在一个浅层次上。一个人理解表达能力的高低,直接受认识水平的制约。
2.人文教育要与语言学习相结合,真正做到与工具性的统一。
(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.pepxiaoyu.cn友情提醒:查找本课更多资料,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)此文转载于
http://www.hxedu.tj.cn/blog/user1/266/archives/2006/724.asp